top of page
“介乎之间 ”
-胡枢个展
艺术家胡枢选择以“无人的田野”和“人工修剪的树木”作为母题:以“影 子”作为连接点,在色彩大面积平铺所构建的田野,以及由细腻笔触所描绘的立体化 树木之间制造出一种极其冷-静的节奏。

“悸动”-牟埈爽个展
探讨个体与他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韩国艺术家牟埈爽创作的核心:世界如何观看你,你又如何审视自身及看待他人。此外,成长于基督教家庭所特有的团契(koinonia共享、连接)氛围,这些都令牟埈爽不断思考“个体”与“他者”的关系。
“可见的时间”
-郭洙永✖️张宽范 双个展
时间的概念因文化而异,从印度教、佛教中所传授的关于时间的轮回哲学以及许多其他的传统亚洲哲学,到西方犹太-基督教传统所传达的线性时间观,再到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借助新科技所提出并推动对相对性和同时性时间观念这些差异可见一斑。因此,不同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时间感会大相径庭。
“皮囊”-向振华个展
皮囊,皮制的袋,借喻人畜的躯体。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 是器官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有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保暖、阻隔、感觉之用。
“无物”-吴昊个展
不见一物 ,只有废墟。物像的崩塌,在吴昊以中国笔墨为语 所成就的画作中, 声地(或者更是呐喊地)叙述着 九世纪末以来欧洲历史的解构记忆: 战的 枯 、巴黎公社的遗址、西班牙内战留下的断壁残垣... 正如同 ,废墟以 物理的存有 式闯 类视野; 有别于 ,它的存有并非萌 于自然的创物, 是来自 类自身的“杰作。”



“书写”-克莱尔·莫罗个展
书写本身作为艺术形式是中国书画所独具的文化传统,法国著名女画家克莱尔·莫罗(Claire Moreau)以同样的方式,用书写构建出抽象的艺术世界,呈现出与中国书画艺术异曲同工的意境。7月7日晚,名为“书-画”的克莱尔·莫罗个展在巴黎地平线画廊开幕,引起法国艺术评论界广泛关注。
以不同的材质与形式,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中国艺术以此展开,并由此奠基之思想进行图像上的诠释。
群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