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北岛│墨点远在文字以前,尚未命名而已

      “显而易见,我的诗歌元素尤其是隐喻,与墨点非常接近,但媒介不同,往往难以互相辨认。在某种意义上,墨点远在文字以前,尚未命名而已。而诗歌有另一条河流,所有的诗歌元素共同指向神秘。” 

——北岛,《墨点的启示》

 

       作为当代艺术最为活跃的街区,巴黎玛黑区一直是艺术大家们的大型展览云集之地。夏加尔、利西茨基和马列维奇的作品正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比利时大师Jan Fabre也在此地画廊举办个展。与此同时,以《此刻》命名的,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北岛的首次个展也于紧邻蓬皮杜中心的巴黎地平线画廊(Galerie Paris Horizon)隆重开幕。

 

       24日当晚,中法文化艺术界人士、博物馆负责人、艺术收藏家、艺术评论家,以及北岛先生的朋友和读者们纷纷从各地赶来,挤满画廊内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法国前文化部长奥德蕾·阿祖莱女士(Audrey Azoulay)也专门发来贺信,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北岛为画展开幕式题词
6万到10万个点阵的第一次亮相

       本次展览策划与主办方、巴黎地平线画廊艺术总监高枫枫主持本次画展的开幕式。她表示,“今天我们从世界各地(中国、美国、法国)而来,相聚‘此刻’,只为了一个名字:它深深地印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其影响力在时间的流逝中丝毫未损,更跨越世代,延续至今。这个名字就是‘北岛’”。

 

       这是北岛从2012年绘画创作以来,第一次、同时也是最集中的一次作品展示。24幅从2013至2017年间创作的作品首次对公众亮相。她认为,“北岛绘画作品以墨点的颜色深浅与墨迹所到之处的笔触变化,制造出推叠涌动的质感,这并非偶然而得,而是来自身体与灵魂最深处的对‘生命’的呼唤,对重新赢得生之自由的渴望。如徐冰所言,‘这正是北岛这批作品的价值所在。’北岛24幅画作中的墨点的数量从6万到10万不等,他没有选择‘线’,而是以‘点’作为自己的绘画语言,也许正在于,与线的划过所自然造就的分割相反,点不会留下任何断裂的痕迹。点与点所形成的张力,不是切分,而是簇拥和堆积,像宇宙的星辰,一点一点,超越极致,并指向无限。” 

从右到左:高枫枫、陈力川、叶欣、阿多尼斯、北岛、尚德兰
星星永远是星星,北岛永远是北岛

       接下来,本次画展学术顾问、艺术家、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教授叶欣先生致辞。他将时间推回到40年前,拿出珍藏的《星星美展目录》,北岛名列其中。

       他说:“今天,北岛在巴黎地平线开他的画展,你可不要以为40年后这位用字句思想的诗人皈依了绘画。恰恰相反:他之所以要画画,是为了重新写作;他之所以卖画,是为了筹措资金,继续办那本自由独立的文学杂志《今天》和国际诗歌节。六年前,一次突然的中风差点要了他的命。命救回来了,他大部分用字句思想的能力却丧失了。北岛没有绝望,在困惑中摸索,他终于找回到书写和绘画可以共通的那枚原点。平心静气,不慌不忙,北岛一点一点地点将过去。笔笔相生,点点相联,北岛像老和尚缝百衲衣,他的点阵,按照写字用笔、结字、章法的顺序,从下往上铺开来,散开去,直到布满画面。此刻、此刻、此刻——北岛将无数此刻的瞬间变成了永恒。在点画中休养生息,他终于一点一点地找回了他用字句思想的看家本事。在他沙漠、山川的星云之中遨游,我想起北岛在这本《星星美展目录》中一首诗里的发问:‘回答我,星星永远是星星吗?’星星永远是星星,北岛永远是北岛。”

诗歌与绘画作为隐喻的亲密关系

       紧接其后致辞的是本次展览学术顾问、学者陈力川先生。他举出同时作为诗人和画家被历史铭记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例子,认为北岛与泰戈尔的相似之处在于,“一是他们都是蜚声世界文坛的诗人,二是他们都是大器晚成的画家,两人都是63岁才开始画画......我们确知的是泰戈尔于1930年在巴黎Pigalle画廊举办了他的第一次画展,那年他69岁......也是在69岁这一年,北岛在巴黎地平线画廊举行了他的第一个画展,跟1930年的泰戈尔同岁。” 他指出,“这是不是一个双重巧合呢?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是,这个双重巧合必定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诗歌与绘画作为隐喻的亲密关系。” 陈力川先生继而回溯中国诗画同源的传统,指出其实历代许多艺术家都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现在北岛也进入了这个在中国艺术史上闪亮的诗人——画家名单中”。他接着从中国折返回希腊,认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思想对西方并不陌生,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就说过:‘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这两种合为一体的艺术可以给我们带来既相似又不同的感动,以至于有人将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描绘为一个爱情故事。”

       他进而阐释到:“今天,北岛好像不满足于那种两个人的爱情故事,而邀请我们来庆祝他跟自己的婚礼!就像泰戈尔1930年在巴黎做的那样。虽说诗与画有着亲密的关系,但北岛的画作既独立于真实的再现,也独立于超现实的想象,而表现出一种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强烈愿望。他的画只有深浅不同的墨点,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创造出自由的形式,跨越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边界,构成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一风格与我们这个时代多元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合拍。”

       陈力川先生在最后结语中说:“北岛代表一种不可抑制、不可驯服的自由精神,我们无法给他命名。”

本次画展学术顾问叶欣(左)与陈力川(右)
图画诗就像是文字诗的变奏和延伸

    接下来是北岛的老朋友、专程而来的叙利亚大诗人阿多尼斯(Adonis)的致辞。

   “我用十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创造者At-Tawhidi的话向我的朋友北岛致敬:‘朋友是另一个你自己’。在这里,我想就我诗人朋友的诗学谈两点意见。第一点是他的诗歌在赫拉克利特所揭示的运动中心成长。赫拉克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说,北岛的诗处于世界和生命永恒运动的中心。我们不可能两次感知同一个现实,同一个存在。北岛的诗位于这转瞬即逝-永恒的闪电之中,介于在场和缺席之间,在生与死融为一体的狂喜之中。第二点是关于北岛本人:北岛属于表现赫拉克利特式运动的创造者,他的图画诗就像是文字诗的变奏和延伸。这样一来,形象艺术成为一种诗歌的形式,而诗成为一种更可见的形象结构。”

墨点来自于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

       在到场嘉宾的热切期待中,北岛最后致辞:

       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地平线画廊就相当于一个关闭或开放的空间,也相当于画框内与外的空间,与时间对称,与宇宙对称。

 

       我六年前中风,经过坎坷而磨砺的日子,从来没想到过成为画家。因为中风,在失语状态中找到另一种语言的可能。这是不幸中的幸运。我在一首诗中写道:必有人重写爱情。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和墨点相仿——聚集与四散,迷茫与寻找,就像普希金说的“自由的元素”那样。我特别强调的是,墨点来自于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在黑暗的深渊之中沉浮、碰撞,突然会被某种光芒照亮。

 

       坦率地说,诗人就是病人,画家也是病人,不过病人要成为诗人和画家要有某种前提条件。艺术家必须反省自己、呈现自己并超越自己,当然,也包括敢于对抗各种现实,敢于向死而生,敢于质疑一切结论,敢于逆流而上地不断追问。最后我想说的是,为了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打开神秘世界的钥匙。

诗人阿多尼斯与翻译家尚德兰聆听北岛致辞

       开幕式现场还首发了为展览特别制作的同名画册《此刻·北岛》。画册收录了本次展出的全部24幅水墨纸本作品,同时以中、法、英三语收录了特为本次展览撰写并首次发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和艺术评论家李陀的评论文章。徐冰也是北岛作品最早的收藏者之一。北岛本人首次以文字的方式对其作品进行阐释的自述性文章也收录其中。此三篇文章以及所附北岛简历的法文和英文译者为北岛文学作品的翻译家尚德兰女士(Chantal Chen-Andro)和柯夏智先生(Lucas Klein)。

北岛为来宾签售画册

       画册设计者为中国著名书籍设计师、中央美院教授何浩先生。其在设计本画册时,充分考量到北岛绘画作品与诗歌的关系,以及其绘画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尺幅特点和私密性特征,选择以折页的方式呈现作品,在开合之间,墨点由隐而现。画册于北京雅昌印刷,装帧工艺繁复,全手工制作。这本画册将在巴黎地平线画廊长期销售,也将于不久后进入法国各类艺术书店发行销售。

展览同名画册《此刻 • 北岛》首次发售

       此外,巴黎地平线画廊公众号平台以及官方网站将在展览期间全文刊登上述致辞和画册中所刊录的北岛自述,徐冰、李陀的评论文章,以及画展开幕之后的相关评论文章,如学者陈宣良的《北岛的“此刻”》和日内瓦大学教授张宁的《北岛让我惊奇》等。

 

       北岛绘画作品展《此刻》,将持续至2018年8月31日。展出期间,画廊公众号平台以及官方网站还陆续刊出法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并将组织多场收藏家的专场鉴赏会。

以上文字、图片均由巴黎地平线画廊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bottom of page